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公司)始建于1966年,是一家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排头兵企业。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、生产及销售,拥有美国通用电气、德国西门子、日本马扎克、中国上海电气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顾客50余家;为铸造等行业提供工业级铸造3D打印设备等智能装备、智能铸造服务等,拥有客户200余家,涉及军工、航空航天、汽车、工程机械、压缩机、机器人等众多领域。下设20余家子公司(海外2家),拥有员工近3000人,本科以上学历1000余人,研发人员600余人。 公司秉持“引领行业进步,创造更好未来”的愿景,致力于实现“聚焦高质量发展,共筑铸造强国梦”的使命。近10年累积投入20多亿元助推现有产业智能转型、新兴产业创新发展,近五年将销售收入的9%以上用于研发,已形成三大布局(国际化市场布局、产品制造及服务区域布局、聚焦铸造的产业布局),做到三个一流(铸造3D打印及其产业化应用世界领跑,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世界一流,智能铸造及服务行业领先),正在构筑一个生态(“互联网+双创+绿色智能制造”的产业生态),持续为行业绿色智能转型贡献力量。 公司是一家科技领军企业,下属七家子公司被认定为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”,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、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国家智能铸造专业化众创空间、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,宁夏先进铸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5个,获国家、中国机械工业、宁夏科技进步奖共26项,是国家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、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、第五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,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25项,累计受理专利2800余项、授权专利近1300项,获中国专利银奖、优秀奖共5项。公司已成为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的全球领跑者,承担国家级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相关课题3项,铸造用工业级砂型增材制造装备是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、被纳入国家《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》,荣获全国首届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金奖、中国“好设计”银奖、全国铸造装备创新奖、中国铸造行业“四新”技术奖、宁夏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等荣誉。公司已成为行业智能制造的领先者,是国家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及示范企业、互联网和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、国家首批46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、国家级企业工业设计中心、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、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、国家智能制造标化总体组企业成员单位(全国13家企业之一),已发布16项智能制造团体标准;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获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、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企业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状、全国工人先锋号。 二、公司发展 共享集团长期追寻“铸造强国梦”,多年来始终扎根实业、做精主业。2008年,公司提出“迎接一个全新的世界”推行全面数字化管理。2012年,公司明确了“数字化(智能化)引领、创新驱动、绿色制造、效率倍增”的转型升级方针和推动企业向“技术创新型企业”和“数字化企业”转型的目标,确定了“铸造3D打印、机器人等创新技术+绿色智能工厂”的行业转型升级路径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 1、推进“四大创新”,夯实持续发展基础。1)体制机制创新。上世纪80年代,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;1994年与日本成立合资公司,从工厂制转为公司制;2004年,完成员工持股的改革;2014年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。2)管理创新。80年代中期提出“从严管理,依法治厂”;1994年以贯标为主,开展ISO9000认证等与国际标准接轨;2008年实行数字化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,经历了 “简单—复杂—简洁高效—标准化”的过程;2012年实践智能转型升级。3)市场创新。1984年铸件首次“走出宁夏、走向全国”;1989年向日本山崎马扎克出口铸件,“迈出国门”,开始了国际市场发展之路;1997开始,公司开拓欧美市场并逐步形成了“三洲一国(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、中国)”国际化市场布局,建立了强势顾客群。4)技术创新。构建“有创新的思想、有创新的计划、有创新的制度、有创新的工作方式、有创新的资源”的“五有”创新模式,建立创新体系并软件化,持续推进企业创新,连续24年召开科技创新大会,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全国排名82,新产品销售收入连续多年达到50%以上。 2、定位高端、铸造经典,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世界一流。公司已具备生产世界顶级大型铸铁件、铸钢件及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的能力:突破了重型燃气轮机缸体零件制造技术瓶颈,实现了批量生产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累积生产2500余套,获“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”。解决了大型水轮机叶片制造难题,实现进口替代,累计提供叶片近3000张,为向家坝、溪洛渡、乌东德、白鹤滩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30%以上叶片,获“改革开放40周年机械工业杰出产品”,“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”。大型内燃机零部件、蒸汽轮机外缸、核电外缸等零部件制造技术世界一流。 3、自主研发,攻克关键技术难题,铸造3D打印及其产业化应用世界领跑。组建专业团队,攻克了铸造3D打印材料、工艺、软件、设备及集成等技术难题(如喷墨铺砂并行作业、多零件整铸技术、砂型铸造全流程数字化等),实现铸造3D打印产业化应用国内首创,设备远销日本、欧洲等地,连续4年销量位居行业第一。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,成本降低约2/3,打印效率提高约3倍,为航空航天、武器装备、能源装备等领域提供5万多吨砂型、3万多吨铸件。 4、卖服务、搭平台、建生态,智能铸造及服务行业领先。组建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,构筑“互联网+双创+绿色智能铸造”的产业新生态。1)打造智能制造(铸造)软硬件研发孵化器,研发出铸造砂型3D打印设备、热法再生设备、重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及全流程虚拟铸造、智能单元等50余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软硬件的项目研发,并100%实现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。2)成为智能制造(铸造)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,建立智能铸造标准体系,建成5个铸造砂型3D打印数字化工厂,“五无”(无吊车、无模型、无重体力、无废砂及粉尘排放、无温差)成形作业环境,已经建成世界首创的多个基于铸造3D打印的数字化工厂,颠覆了多品种、小批量传统砂型铸造生产方式,为烟台冰轮、徐工、格力、新兴铸管等近50家客户提供了解决方案,宁夏银川建成世界首个万吨级铸造3D打印智能工厂,其综合集成技术世界领跑。3)搭建面向铸造行业和区域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先后建设共享工业云、铸造云、压铸云、经开区云、宁夏赋智强企云、增材云等六大互联网云平台,累计个人用户超11.5万,企业用户近6000家,实现线上交易额300余亿。 三、未来发展 “十四五”期间,公司将坚持“聚焦高质量发展,共筑铸造强国梦”的使命,夯实产品制造及服务区域布局(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西部地区),大力发展“三大产业”(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、3D打印设备等智能装备和智能铸造服务),持续打造“互联网+双创+绿色智能制造”的产业生态,加速实现“三个转变”(由经营企业向运营平台转变、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、由推进企业发展向引领行业发展转变),支持我国铸造产业加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,实现“铸造强国”梦!